详细说明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7-09-26 18:03:26  阅读:8098 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钱枫

大自然无奇不有,同样是绿色植物,却有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分,但却困扰了外行人的我们,不就是一根茎上长一片叶子或者两片叶子,而且都是绿的,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呢?假如这样想,您就大错特错了,因为大自然这些神奇的植物可不是单靠几片叶子就这样简单区别的,它们有物种上的区别,颜色上的区别,叶子形状上的区别,肉眼凡胎的我们没有火眼金睛怎么看得出来,还是来听听我怎么详解的吧。

何为单子叶植物

所谓单子叶植物,英文名为Monocotyledons,简称monocots,其旧名为单子叶植物纲(Monocotyledoneae)或百合纲(Liliopsida),单子叶植物大约有59,300个物种。在这当中,最大的科是兰科,有超过20000个物种。本类植物叶脉常为平行脉,花叶基本上为3数,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。

何为双子叶植物

而人们常说的双子叶植物,英文名为Dicotyledons,简称dicots,旧称双子叶植物纲(Dicotyledoneae)、木兰纲 (Magnoliopsida),是指一般其种子有两个子叶之开花植物的总称,约有199350个物种。

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精解

首先,形态特征

单子叶植物

形态特征:须根系 

初生构造:最外层为表皮,皮层宽广,内皮层细胞为马蹄型加厚,维管柱 为有限外韧型。

次生构造:单子叶植物没有次生构造。 

异常构造: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和有限外韧型(石菖蒲根)双子叶植物。

双子叶植物

形态特征:直根系 

初生构造:最外层为表皮,皮层宽广,内皮层细胞有凯氏带,维管柱为无限外韧型。

次生构造:最外层为周皮(包括木栓层、木栓形成层、栓内层),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。

异常构造: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(牛膝的根) 附加维管柱(何首乌块根)

其次,根茎

单子叶植物

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,终身只具有初生构造,不能无限增粗。最外层是表皮,不产生周皮。表皮以内为基本薄壁组织和散步在其中的多数维管束,因此无皮层和髓及髓射线之分,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。 

根状茎

a) 少有周皮,表面仍为表皮或木栓化皮层细胞。

b) 皮层常占较大面积,常分布有叶迹维管束,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性,但也有周木型的,有的则兼有有限外韧性和周木型两种。

c) 内皮层大多明显,具凯氏带。

d) 有些植物根状茎在皮层靠近表皮部位的细胞形成木栓组织,如生姜;有的皮层细胞转变为木栓细胞而形成所谓的“后生皮层”,以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。

双子叶植物

初生构造:最外层为表皮,皮层不发达(茎的棱角处有厚角组织,例如薄 荷茎)初生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(南瓜茎为双韧性,毛茛科为有限外韧型),中心部位为髓部(南瓜茎没有髓部呈中空状)。 

次生构造: 木质茎-最外层为周皮,维管束连续成环,木质部发达,维管 束为无限外韧型。 草质茎-因草质茎生长时期端,此生生长有限,次生构造不发达,木质的量少,质地柔软。最外层为表皮,有的种类有束中形成层没有束间形成层,髓部不发达。 

根状茎:表面通常具木栓组织,少数具表皮或鳞叶。 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。 皮层内侧有时具有纤维或石细胞。维管束为外韧型,呈换装排列。 贮藏薄壁细胞发达,机械组织多不发达,中央有明显的髓部。

其三,叶

单子叶植物

形态特征:大部分为平行脉序,少数为网状脉序,但叶脉末梢大多是连接 的,没有游离的脉梢。 

表皮:①细胞:排列规则,上表皮含泡状细胞。 ②气孔:上下表皮均有分布,气孔由2个狭长或哑铃状的保卫细胞构成 。

叶肉: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无明显分化(有些单子叶植物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,如淡竹叶)。 

叶脉:维管束的有限外韧型,在维管束与上、下表皮之间有发达的厚壁组织,这些厚壁组织组成维管束鞘。(小麦由一层薄壁细胞和一层厚壁细胞组成)。

双子叶植物

形态特征:大部分为网状脉。 

表皮:①细胞:排列紧密不规则,有复表皮。②气孔:上下表皮均有分布,以下表皮为多。 

叶肉:分为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。栅栏组织紧靠上表皮,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,其长轴垂直于表皮,细胞含叶绿体较多,一层细胞。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和下表皮之间,细胞排列疏松,细胞呈圆形,椭圆形,细胞间隙发达,排列无序,细胞含叶绿体较少。 

叶脉:主脉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。维管束靠上表皮为木质部,靠下表皮为韧皮部,中间有形成层,但形成层活动有限。维管束外有机械组织。

怎么样,听完小编详解,是不是知识又长进不少呢,大自然的植物千奇百怪,当我们被其所迷惑的时候,不要灰心丧气,当我们通过不断地观察,再加上耐心、自信与勇气,总能学到更多的知识,发现更多看起来相同东西的不同,毕竟单靠肉眼如何能看到这些植物的内在奥妙,或许,与大自然相处更需要我们人类与植物之间心与心的沟通,而最后我们发现的奥秘更多,我们就会更爱大自然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